(通讯员 赵晓真 摄影 王雷亭)3月17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暨“读懂中国”活动布置会。校党委副书记李众,副校长、关工委主任刘守训,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姜绪范出席会议并讲话。
学生工作部部长、团委书记、校关工委副主任郭婧娜、部分校关工委委员、学院(研究院、中心)关工委主任、联络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离退休工作处处长、校关工委副主任、秘书长李高强主持。
会上,校关工委副主任张巨才简要总结了2020年校关工委开展“读懂中国”活动情况,并宣读获奖作品名单和荣获组织奖单位名单。
2020年“读懂中国”活动紧扣“全面小康,奋斗有我”这一主题,深入挖掘、记录、展示、宣传“五老”在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别是参与抗疫斗争中的奋斗历程、感人事迹和真实感悟,全面广泛地组织开展了活动。全校21个学院(研究院、中心)关工委共提交征文作品55篇、微视频作品29个,短视频3个。经组织专家初审评选,报校党委宣传部把关,确定报送教育部关工委征文作品5篇、微视频作品3个。
征文和微视频作品中既有老教授、老干部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亲身经历和动人故事,又有参与抗疫斗争的感人事迹和真实感悟,活动的开展在广大同学中产生了广泛和积极的影响。
校党委副书记李众为人文学院、传播研究院关工委报送的获评教育部关工委最佳作品和优秀作品颁发了特别奖证书。
副校长、校关工委主任刘守训,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姜绪范为荣获最佳组织奖的人文学院、传播研究院、戏剧影视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等6个学院(研究院)关工委颁发了证书。
校关工委副主任张巨才、寇宏亮为荣获优秀组织奖的新闻学院、电视学院等15个学院(研究院、中心)关工委颁发了证书。
姜绪范副主任就2021年关工委工作和2021“读懂中国”活动的组织开展工作作了部署。他强调,组织开展“读懂中国”活动要紧扣“讲好入党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组织学生与学校有影响力的“五老”中的老党员进行深入交流,挖掘、记录、展示、宣传老党员同志的入党初心和历程及为党奋斗的感人事迹和真实感悟。活动的征文和微视频作品要“紧扣主题,立意明确,内容真实”,要把握征文、微视频以及自愿报送的短视频和舞台剧等作品的形式,发挥我校学生的突出特色和专业优势,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要把控好征文和微视频作品完成的时间节点,按时提交作品。
刘守训副校长在讲话中强调,关工委工作要结合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安排,突出老党员优势,发挥配合补充作用,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用老一代的奋斗精神和宝贵的经历,教育和影响青年人。各学院(研究院、中心)关工委要把关工委品牌活动纳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融入日常思政工作中,常态化开展工作。要总结往年开展“读懂中国”活动经验,把好质量关。要重视宣传,以点带面,把“读懂中国”活动的成果,融入到学生教育过程之中,做好活动各阶段的宣传,扩大影响,达到“参与一个,受益一方”的效果。离退休工作处要积极协同老教授协会等团体、部门,为学院(研究院、中心)关工委提供老党员的入党初心和历程及为党奋斗的感人事迹的线索与素材,扩大活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
李众副书记在总结讲话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读懂中国”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是配合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与学校人才培养中心任务同向同行。这项活动本身就很有教育意义,与老党员同志面对面交流座谈,心灵碰撞,寓教于心。希望各学院(研究院、中心)结合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围绕活动主题,将活动作为加强“四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五老”讲入党故事,生动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光辉历程、优良传统和作风,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热爱之情,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信念与决心。要广泛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深入挖掘老党员同志宝贵资源,让青年学生与老党员同志结对交流互动,将党的革命优良传统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力量,外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要把关工委工作和“读懂中国”活动纳入党团组织、学生工作总体部署,精心组织,有力推动。
会上,李高强处长报告了2021年校关工委工作要点,并表示希望各学院(研究院、中心)关工委完善规章制度,积极组织开展“读懂中国”、“杰出校友回母校”等品牌活动及专项课题调研工作,充分发挥“五老”独特优势和作用,推动关工委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
附:中国传媒大学2020“读懂中国”征文、视频获奖作品名单.xlsx
(编辑:阎玺)